君子三道
【原文】
子曰
君子道者三,我无能焉,
仁者不忧,
知者不惑,
勇者不惧。
《论语·宪问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君子所遵循的三个方面,我都没有做到:
有仁德的人不忧愁,
有智慧的人不迷惑,
有勇气的人不畏惧。”
君子三畏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君子有三畏:
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
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圣人之言。
《论语·季氏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君子有三种敬畏:
敬畏天命,敬畏德行高尚的统治者,敬畏圣人的言论。
小人不懂得天命,因而不敬畏它;轻慢德行高尚的统治者,轻侮圣人的言论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君子三乐
【原文】
孟子曰:
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
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
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
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”
《孟子·尽心上》
【译文】
孟子说:
“君子有三种乐趣,而统治天下的乐趣不在其中。
父母都健在,兄弟没有灾病,这是第一种乐趣;
上不愧对天,下不愧对人,这是第二种乐趣;
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教育他们,这是第三种乐趣。”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益者三乐,损者三乐。
乐节礼乐,乐道人之善,乐多贤友,益矣。
乐骄乐,乐佚游,乐晏乐,损矣。”
《论语·季氏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有益的乐趣有三种,有害的乐趣有三种。
以节制礼乐为乐,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乐,以多交贤德的朋友为乐,这是有益的。
以骄纵享乐为乐,以游荡无度为乐,以宴饮荒淫为乐,这是有害的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君子三戒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君子有三戒:
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
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
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
《论语·季氏篇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君子有三种禁忌:
年少的时候,血气尚未稳定,要禁忌迷恋女色;
到了壮年,血气正旺盛,要禁忌争强好斗;
到了老年,血气已经衰退,要禁忌贪求财物。”
君子三思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君子有三思,不可不察也。
少而不学,长无能也;
老而不教,死莫之思也;
有而不施,穷莫之救也。
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,老思其死则务教,有思其穷则务施。”
《孔子家语·三恕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深思,不可不仔细体察。
年少时不学习,长大后就没有能力;
年老时不教导后辈,死后就没人思念;
有财物却不施舍,穷困时就没人救助。
所以君子年少时想到长大后的情况,就会致力于学习;年老时想到死后的情况,就会致力于教导后辈;有财物时想到穷困的情况,就会致力于施舍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:
少而不学,长无能也;
老而不教,死无思也;
有而不施,穷无与也。
是故君子少思长,则学;
老思死,则教;
有思穷,则施也。
《荀子·法行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深思,不可不思考:
年少时不学习,长大后就没有能力;
年老时不教导后辈,死后就没人思念;
有财物却不施舍,穷困时就没人帮助。
因此,君子年少时想到长大后的处境,就会努力学习;
年老时想到死后的情况,就会尽力教导后辈;
有财物时想到可能遭遇的穷困,就会乐于施舍。”
君子三变
【原文】
子夏曰:
君子有三变:
望之俨然;
即之也温;
听其言也厉。
《论语·子张》
【译文】
子夏说:
“君子有三种变化:
远远望去,庄重威严;
靠近他,却温和可亲;
听他说话,又严肃认真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君子三省
【原文】
曾子曰:
吾日三省吾身,
为人谋而不忠乎?
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
传不习乎?
《论语·学而》
【译文】
曾子说:
“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:
为别人谋划事情,是否尽心竭力了呢?
和朋友交往,是否诚实守信了呢?
老师传授的知识,是否复习实践了呢?”
君子三愆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侍于君子有三愆:
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,
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,
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。
《论语·季氏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侍奉君子,容易有三种过失:
还没轮到自己说话却先说了,这叫急躁;
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,这叫隐瞒;
不观察对方的神色就贸然开口,这叫盲目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君子三友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
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
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
《论语·季氏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有益的朋友有三种,有害的朋友有三种。
与正直的人交友,与诚信的人交友,与见闻广博的人交友,是有益的;
与逢迎谄媚的人交友,与表面柔顺而内心狡诈的人交友,与能言善辩却无实学的人交友,是有害的。”
君子三忧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君子有三忧:
弗知,可无忧与!
知而不学,可无忧与!
学而不行,可无忧与?
诗曰:“未见君子,忧心惙惙。”
《韩诗外传·卷一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君子有三种忧虑:
不了解道理,能不忧虑吗!
了解了道理却不学习,能不忧虑吗!
学习了道理却不践行,能不忧虑吗?
《诗经》说:'没有见到君子(指有道之人),忧愁不安。’”
君子三恕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君子有三恕:
有君不能事,有臣而求其使,非恕也;
有亲不能孝,有子而求其报,非恕也;
有兄不能敬,有弟而求其顺,非恕也。
士能明于三恕之本,则可谓端身矣。
《孔子家语·三恕》《荀子·法行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君子有三种恕道:
有君主却不能侍奉,有臣子却要求他们为自己效力,这不是恕道;
有父母却不能孝顺,有子女却要求他们回报自己,这不是恕道;
有兄长却不能敬重,有弟弟却要求他们顺从自己,这不是恕道。
士人能明白这三种恕道的根本,就可以说是品行端正了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君子三患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君子三患:
未之闻,患不得闻;
既得闻之,患弗得学;
既得学之,患弗能行。
《孔子家语·好生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“君子有三种忧虑:
没有听说过真理,担心不能听到;
已经听到了真理,担心不能学习;
已经学习了真理,担心不能践行。”
君子五耻
【原文】
君子有五耻:
有其德而无其言,君子耻之;
有其言而无其行,君子耻之;
既得之,而又失之,君子耻之;
地有余民不足,君子耻之;
众寡均而人功倍己焉,君子耻之。
《孔子家语·好生》
【译文】
君子有五种羞耻:
有德行却没有相应的言论(不能传扬正道),君子以此为耻;
有言论却没有相应的行动(言行不一),君子以此为耻;
已经得到的东西又失去了(如地位、品德等),君子以此为耻;
土地广阔而百姓却不富足(治理无方),君子以此为耻;
大家付出的努力相同,别人的功效却比自己加倍(能力不足),君子以此为耻。
君子九思
【原文】
孔子曰:
君子有九思:
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,
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
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
《论语·季氏》
【译文】
孔子说:
君子有九种思考:
看的时候,要思考是否看得明白;
听的时候,要思考是否听得清楚;
脸色表情,要思考是否温和;
容貌态度,要思考是否恭敬;
说话的时候,要思考是否忠诚;
做事的时候,要思考是否认真;
有疑问的时候,要思考是否应该请教;
发怒的时候,要思考是否会带来祸患;
见到利益的时候,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宏赢策略-配资公司对个人损失大吗-配资网首页-股票配资靠谱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